为有效遏制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中围标串标行为,避免采购完成后因联系人信息一致、响应文件雷同等原因造成的废标现象,聊城市利用交易平台线上预警模式,提前发现问题、快速认定处理,确保项目公平公正,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助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一、系统智能比对,线索及时发现
伴随着政府采购电子化的快速发展,项目交易过程中的围标串标行为也开始由线下转为线上。为及时发现围标串标线索,把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聊城市充分发挥电子交易平台优势,针对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进行了一系列见证功能升级。一是在评审系统内增加联系人信息比对模块,将供应商联系人姓名、座机号、手机号等同框展示,并将一致信息自动标红;二是在初步评审阶段对响应文件的制作机器码、创建标识码自动对比分析,一致信息标红提醒;三是对响应文件技术部分进行雷同性智能分析比对,将存在的雷同性问题进行多视角呈现。解决了以往需人工逐个对比供应商相关信息和专家清标缓慢难题,有效提高了评审效率,及时发现了不良交易行为线索。
二、建立联动机制,快速转办认定
为提高不良交易行为线索认定处理效率,市财政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建立联动处理机制。一方面,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充分发挥平台电子化服务见证优势,印制《不良交易行为线索发现处置办法》,对平台内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交易行为线索,第一时间进行证据材料固定后,通过公文处理系统移交至财政部门处理;另一方面,财政部门持续提升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效能,在电子交易平台开设账户进行线上时时监管的同时,统筹精干力量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移交的不良交易行为线索开展调查取证、认定处理等工作,确保问题线索处理结果的精准性。
三、公示处罚结果,形成有效震慑
财政部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不良交易行为线索认定处理后,对于做出处罚决定的,分别在政府采购网处理处罚模块、交易中心门户网站曝光台进行公示,有效警示了相关政府采购主体,净化了政府采购市场。线上预警实施以来,通过两部门的协同联动,将围标串标等不良交易行为进行提前锁定,有效避免了由此造成的标后废标现象,极大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同时高效的问题线索处理公示机制,对政府采购市场主体形成有效震慑,营造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政府采购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