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园地他山之石

赴安徽考察学习调研报告
信息时间:2016-07-06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根据工作安排,5月23日至26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徐涛带领相关科室负责人,赴安徽蚌埠、合肥两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考察学习,重点学习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建设及运行情况、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做法。

    一、两地经典做法

    (一)通过考察学习,认为蚌埠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蚌埠于2009年推行招投标体制改革,并建立了统一交易平台,重点做了网上商城、标准化、全流程网上招标等方面的工作。

    2、网上商城的基本情况:由天津开发区先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采用“单一来源”的模式确定,中标价为20万元左右。名称为:“蚌采商城”或“晥采商城”,主要内容为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5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通过商城采购),包括10大类、115小类。采用淘宝网模式,包括:商品展示区、采购公告、成交公告、通知公告等四大模块。入驻商城需交纳1万元的保证金,商品信息由本地代表维护。商城现有1160余家商户,采用用户口名和密码方式登入,由两人负责维护管理(一副主任分管、一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审核产品信息)。

    3、标准化建设方面。2013年12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将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列为全国第一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省市质监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服务活动”作为标准化“对象”,找出服务活动中具有共同性、重复性的“对象”形成规范性执行标准,建立了具有鲜明创新特色的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体系框架。试点过程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服务信息标准化和系统建设标准化入手,实现了交易中心“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流程”,完善了交易电子化、服务标准化体系,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交易中心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越来越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各方市场主体的普遍好评。

    2016年5月11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专家组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承担的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考核评估。经过专家组审定,该项目以97.5顺利通过试点验收,这是迄今为止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最高分。

    4、固定了所有的程序流程,并将流程规范为18步,对外公布;实行了分段式运行、管理、负责,保证了所有项目的保密和安全性。

    5、将整个开评标过程在网上进行直播面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监督。

    6、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利用“云系统”技术对整个开评标过程进行管理,实现全程网上交易,无外力原因可控制交易过程。

    (二)认为合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成立较早,部门比较完善。合肥于2007年完成了交易平台相关机构的组建,并开始运行。采用“一委一局一中心”的组织机构模式,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兼任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工作,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协调各相关部门有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开展起到了决定作用。大力开展了标准化建设,通过明确职责、布置试点、调研培训、构建体系、制定标准、宣贯结合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特别是《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服务标准体系》、《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总则》的制定,有力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正规化、程式化和透明化。

    2、网上商城的基本情况:由江苏国泰开发建设的,采用“一站式服务”模式秉承“丰富采购渠道、健全采购方式、提高采购效率”的原则,2016年3月,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政府采购商城正式启动运行省、市、县三级应用。采用合作开发的模式确定,网上商城涉及内容为比较全面。商城采用DEMO系统,中标价为60万元。采用用CA锁方式登入,合肥首创第三方支付模式(采用商户和银行结合开帐户),合作银行为招标商银行。采购目录按照2013年财政部下发文件分类所确定的。目录外,启动竞价系统,引入竞争机制按照政府采购20万元以下,普通产品5万元以下进商城的标准,非批量、非定点的项目可在商城采购。商城采用竞价模式,单品个数在20个以上或价格在1万元以上均可在商城采购按照“所看即所得”模式来规范商城的产品(使用200元以上包邮的方式)。政府采购科负责商城的维护工作。现有商户128家并建立了“商品池”。“商品池”是与江苏国泰联合开发的,按价格和店商名接口进行对接,由供应商按类分别传送。分别制定了《网上商城供应商管理规定》、《商城信用标准》等制度和“云监测”系统使用信用标准,保证商城产品的品质,交易中心对入库供应商实行信用动态考核、优胜劣汰机制。一是根据采购人对供应商的信用评价,对较低信用的供应商坚决予以淘汰;二是对信用记录较高的供应商,引导采购人多选多买,创造更多的营销机遇,从而形成一套良性发展、积极向上的“商城生态圈”信用体系。

    3、标准化建设方面:为编写一部适合自身的服务标准体系文件,中心多措并举,构建标准体系文件。建机制,制定并下发了《中心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中心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和中心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中心、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组成,高度重视,全员参与保障标准化建设;强素质,组织标准化编写人员参加标准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培训班等标准化建设专业培训,提升标准化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中心标准编写的质量和水平;下苦功,在现有国家、行业、地方服务标准的基础上,对需要和可以指导标准的服务项目和环节进行清理,列出服务标准制定目录,在标准涉及的全体员工范围内反复征求意见,对服务标准制定目录予以修订和完善,力争达到标准全覆盖。

    截至目前,共制定了“服务提供、服务保障、服务评价与改进”三大类,包含“项目操作、运行模式、服务规范、质量评价、考核监督、电子政务、形象标识、日常管理”八个层次的累计近200条主要标准,确立了完整周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既符合标准要求,又体现行业和区域特色的中心服务标准体系。

    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并非只关注制定出的标准体系文件,更看重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服务标准能否有效实施决定了标准的价值能否得以实现。单位的每个运行步骤、各部门的各项工作以及全体职工依标准行事,按照标准体系文件完成“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完成”等,即标准的有效运行实施。

    2014年9月10日,中心举行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试运行启动大会。此后,中心的标准体系文件全面进入试运行状态。在前期制定了规范、科学、细化的标准化文件体系的基础上,中心强化标准文件的宣传贯彻营造全员“参与标准、修订标准、应用标准”的优良氛围,加速标准文件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的实践运用。

    通过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认真落实,逐渐将服务标准化贯彻到中心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中,中心办公环境、服务设备按标准而设,服务程序、办事方法据标准而立,员工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依标准而行。制度建设标准化、信息建设标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服务保障标准化……中心工作逐步实现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标准化。

    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及时恰当的调整。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意义在于提高公共资源交易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群众满意度。只有根据标准的实施情况以及中心工作的新变化对标准体系文件进行持续的完善改进,才能够真正地制定出适合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服务标准体系,对现实或潜在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2014年12月,中心搬入合肥滨湖区要素市场,中心的办公场所规模、设施和功能均做出大幅调整,相关的标准体系文件需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为此,中心在2015年3月,开始了对标准体系的全面调整,在省标准化研究院工作指导小组指导下,各部门、业务科室全面系统修改、完善了标准体系,并将修改后的标准汇总报送省标准化研究院工作指导小组,经审核后确定体系文件并予以实施。4月份,修订工作完成,共补充、完善150条标准,新增5条标准。运行中,中心标准体系文件的合法性、过程的完整性、标准的合理性、流程的便捷性不断得到验证,通过边运行、边修改、边完善,标准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经过标准的运行—修改—再运行的反复,中心标准化建设不断螺旋上升从而达到新的高度。

    3、打造“网下无交易,网上全公开”模式。以保证所在项目统一进场,全面实施网上交易。

    二、下步工作计划

    充分学习借鉴两地交易中心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下步,信息技术科将紧紧围绕“建立政采网上商城、开展标准化建设、推行电子招投标”等中心重点工作,加快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政采网上商城技术支持。根据中心制定的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建设方案,参考蚌埠、合肥的做法,积极协调网络开发公司做好相关节点的软件开发工作,用科技手段、网络技术搭建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交易平台,尽快实现政府采购电商化。

    2、做好标准化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更具本地特色和针对性的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规范性文件,为切实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竞争性交易、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法律法规和交易特点,进一步建立完善交易规则和标准规范。研究制定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和服务指导性标准,如交易工作业务流程、开标评标程序、开标纪律、评委守则、专家抽取细则等。

    二是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随着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区域化、一体化发展,实现交易业务的跨区域对接和资源共享是标准化建设的大势所趋。要着力创新统一平台交易信息技术应用,对现行的交易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化升级改造,建立健全统一的互联互通的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全国性公共资源交易大市场信息的互通共享。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涵盖信息发布网站、交易业务系统、网上开评标系统、专家管理系统、信用信息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等多种功能的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系统。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创优交易环境,促进统一平台交易活动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发展。

    三是强化交易平台自身建设。围绕“管理与服务”特性,强化自身建设,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交易大市场、大平台的优势,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层次,完善服务功能,在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一要加强品牌形象建设,二要加强文化建设,三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实现网上招标信息发布,投标人网上注册、报名、缴费,中标信息发布等主要功能;与第三方(协议银行)合作开通在线支付功能,实行投标人会员注册方式。全力促进标准化工作走向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3、加快推进电子招投标全面实施。积极制定出台“一市四区”电子招投标实施方案,明确电子招投标交易系统、电子招标、电子投标、电子开标与评标以及评审专家库、中介代理库、投标企业诚信库建设等各项工作节点和完成时限,探索建立远程投标、远程评标操作系统和政府采购网上超市,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电子交易平台。

    4、继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系统。明确交易项目从进场登记备案到中标公示整个交易过程的各个工作节点,用技术手段支持所有节点都在网上运行或记录,多类交易业务在一个网络平台、一套系统内运行,各类人员根据职责分工不同,利用CA数字证书协同开展工作,共同完成交易业务,确保交易平台的规范高效运行。

    5、完善中心监控系统。探索对现有监控管理系统进行完善,接入多个端口,根据监察部门、项目单位、监管部门、代理机构等组织机构和角色的不同进行权限设置,分用户对资源进行管理和调用,重点实现中心信息化管理系统与“电子监察”系统的网络对接,接受监察部门全方位实时监督,确保交易活动阳光透明、规范高效。建议领导考虑设立评标、开标电子大屏幕,大屏幕与监控系统连接,对评、开标活动进行现场和网络直播,一是可以扩大社会公开化,提高交易透明度,二是可以扩大社会影响面,提升中心公信力,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信息技术科

                                           2016年5月27日